前言
北宋初,商丘置宋州,
景德三年(1006年)宋州
升为应天府,为宋朝陪都,
世代居住于此的史氏家族在
长期劳作、练功、行医的过
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养生健
身的功法,并传习于后人。
史家先人史家明是地方
武术名家兼药铺郎中,常在
家乡的杏树林中传授养生功
法,教人强身健体,防病治
病。每逢杏熟时节,就让老
百姓吃杏,只留杏仁,不收
银钱。杏仁有降肺气、止咳
平喘、润肺养颜之功效,史
家明又用百姓留下的杏仁为
患者医治。由于史家明精通
药理、熟知经络,所以在民
间赢得了“杏林春满,药到
病除”的美誉,在当地被传
为佳话。他将武术之精粹和
行医之经验传于其子史中兴
。史中兴擅长中医正骨,治
疗跌打损伤,创办了中兴堂
,悬壶济世。
史中兴之子史有信自幼
受家庭熏陶,对中医产生了
浓厚的兴趣,从小开始学习
中医,立志继承父业,济世
救民,从此开始精勤不倦,
成为一名真正的杏林中人。
史有信酷爱中医经典文
献,他系统地学习了《黄帝
内经》《神农本草经》《伤
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
经典著作,以及《药性赋》
《汤头歌诀》等医书,用于
指导临床实践。此外,他又
潜心学习了生理学、病理学
、解剖学、药理学等西医课
程。史有信既善用望、闻、
问、切,又衷中参西,还有
家传的经验方药,在治疗疾
病时每见奇效,并在运动创
伤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建
树。一有机会,他就拜访专
家学者,并结合自己的实践
,博采众长。融合提炼,逐
渐形成了自己的医术特色—
—中医综合疗法,用气功、
针灸、按摩、中药和手法正
骨来治疗骨伤及慢性功能性
疾病。
史有信在前人的基础上
,以古宋养生文化为根基,
结合自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实践经验及习武心得,创
建了古宋养生功。古宋养生
功又称为“壮阳益寿功”,具
有补肾壮阳、强身健体、延
缓衰老、防病治病、益寿延
年的功效,适合大众练习。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治病之道在于调和阴阳,
这是中医治病求本的大法。
养生之道同样要以调补阴阳
为本,方能强身健体,防病
治病。
史有信非常重视“治未病
”的思想,注重大健康理念
,把养生保健放在第一位,
认为强健体魄、提高免疫力
才是“治未病”思想的根本实
质,因此积极在群众中推广
有家传基础的古宋养生功,
深受人们的喜爱。
古宋养生功分为静功按
摩十八式和动功拳法四十六
式,把古代朴素的养生方法
同祖国医学理论紧密结合起
来,具有动静结合、通俗易
练、效果明显的特点,是一
套值得推广的健身方法。